来源:3D科学谷|
发表时间:2023-07-31
点击:2605
文章来源:广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
以激光选区熔化等为代表的金属增材制造作为最前沿和最具潜力的增材制造技术,已成为全球材料和制造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金属增材制造过程涉及传热、传质、相变等一系列复杂物理行为,数值模拟计算是理解金属增材制造过程中复杂物理行为并为工艺优化提供指导的有效手段,显著提高研发效率,为高质量、高精度、高性能金属构件的成形提供有力支撑。但目前尚缺乏高准确性的模拟计算模型。
针对这一难题,近日,广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激光制造研究室和北京科技大学解清阁副研究员等联合研发团队发表了关于激光选区熔化镍基合金微观结构模拟计算的最新研究进展,提出了新型的元胞自动机扩展模型,与传统的蒙特卡洛和元胞自动机算法相比,新的模型结合了上述两个模型的优点,使得模型计算更易重现实验观察到的各种微观组织特征。
首先,传统的元胞自动机算法一般采用偏心八面体法,其主要是为了实现<100>晶向快速生长和<111>晶向生长最慢的现象。在不考虑局部过冷的情况下,这种模型会促使某些晶体学
同时,传统模型认为晶核的晶体学取向是随机的,且和凝固温度场无关。新模型假设晶核的晶体学取向依赖于凝固前沿温度场。新的模型可重构出打印窄截面和宽截面的高温合金对应的组织差异。窄界面由于相对快的冷却速度,导致其微观组织更细小,织构更强。新模型计算结果和实验测量结果对比如下图所示。借助新模型计算结果以及结合实验研究结果,充分揭示了激光选区熔化Inconel 625的微观结构对打印区域的依赖性,充分说明该新模型有助于理解激光增材制造工艺参数、热历史和最终微观结构之间的关系,为高质量高性能金属增材制造成形提供了有效支撑手段。
论文引用信息:
Qingge Xie, Xingchen Yan, Shuo Yin, Xiaohui Li, Min Liu, Yandong Wang, Linzhong Zhuang,An extended version of cellular automata model for powder bed fusion to unravel the dependence of microstructure on printing areas for Inconel 625,Additive Manufacturing,Volume 73,2023,103676,ISSN 2214-8604,
https://doi.org/10.1016/j.addma.2023.103676.
论文得到广东省现代表面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2020B1212060049)、广东省科学院建设国内一流研究机构行动专项资金项目(2021GDASYL-20210102005)等项目的支持。
[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准确性等负责,尤其不对文中产品有关功能性、效果等提供担保。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提醒读者,文章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