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有材APP下载

新材料在线APP下载

寻材问料下载

开通会员

精彩推荐

会员享研报折扣价、看项目BP、约投资人、每日在通讯录加更多好友等特权

开通会员 查看会员特权

登录/注册

热门媒体号

热门企业号

光伏玻璃之压延法、浮法有何不同?一文说清!

来源:中国粉体网|

发表时间:2023-08-03

点击:3492

文章来源:中国粉体网


[导读] 光伏玻璃主要是用于封装晶硅太阳能电池的超白压延玻璃或制备薄膜电池用基板的超白浮法玻璃。 


2023年,光伏行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光伏玻璃生产国和出口国,光伏玻璃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多年稳定在90%以上。 


图片来源:福莱特 


光伏玻璃构成光伏组件最外层结构,起到透光与保护的作用。光伏玻璃在保证较高透光率的同时,保护机械强度较差的电池片以及易于氧化生锈的电极,可以起到延长组件使用寿命以及提高电池组件光电转换效率的作用。相较于普通玻璃,光伏玻璃具有含铁量低、透光率高、抗冲击、耐腐蚀、耐高温等特征。 


光伏玻璃和普通玻璃性能对比 


光伏玻璃主要是用于封装晶硅太阳能电池的超白压延玻璃或制备薄膜电池用基板的超白浮法玻璃。 


光伏玻璃分类(图源:宗学滨.光伏玻璃用原料的产业现状和趋势) 


一、超白浮法玻璃 

图片来源:旗滨集团 


超白浮法玻璃易成形、生产效率高,具有低成本、高加工成品率等优点,适合生产大尺寸,厚度均匀并易于调节,是目前最成熟的平板玻璃成形工艺,主要应用于薄膜电池、建筑玻璃及汽车玻璃。 


浮法是将熔融玻璃从池窑中连续流入并漂浮在相对密度大的锡液表面上,在重力和表面张力的作用下,使玻璃液在锡液面上铺开、摊平,经退火、切裁得到浮法原片玻璃。 


浮法工艺流程图 


工艺流程:原料制备→混合配料→熔制→锡槽成形→退火→瓣边→分片→取片→包装 

浮法工艺特点: 

1、玻璃在锡液表面通过自重力和表面张力作用摊平成型 

2、适合生产大尺寸,厚度易调 

3、表面质量好,平整度高,厚度均 


二、超白压延玻璃(超白压花玻璃) 


超白压延玻璃主要应用于光伏组件产业的盖板或背板玻璃,产品主要特点为低铁、高透光率,采用压延成形的工艺方式。 


压延法是利用压延机将熔窑中出来的玻璃液成型,再经退火、切裁而得压延原片玻璃,是光伏玻璃主流产品,由于超白压延玻璃生产线投入资金大,制造难度大,对原料精度要求高,因此制备成本较高,适合生产固定尺寸和厚度的玻璃。 

压延工艺流程图 


工艺流程:配料→熔制→辊压成型→退火→冷却→切裁→取片→包装 


特点: 

1、玻璃在两个压延辊的挤压作用下挤出成型 

2、适合生产固定尺寸、固定厚度、固定花纹的玻璃 

3、表面有花纹,透光不透影 超白压延工艺凭借其较高的透光率,已成为光伏玻璃主流生产工艺。与超白浮法玻璃相比,超白压延玻璃的正面采用特殊的绒面处理,有效减少了光的反射,反面则采用特殊花型处理,极大增强了太阳光不同入射角的透过率,叠加产品本体具有较高透过率,确保了超白压延玻璃在太阳光长期照射下保持优异的透光率。根据福莱特招股说明书,在太阳光斜射及电池组件呈角度安装时,超白压延玻璃比超白浮法玻璃的综合光透射比高约3%至4%。超白压延玻璃凭借其较高的透光率,广泛应用于对透光率要求较高的晶硅组件。 


三、我国光伏玻璃行业发展 


2022年,我国光伏玻璃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90%。据卓创资讯数据,2022年我国光伏玻璃新增在产产能约3.0万吨/日,同比增长147%。2022年底我国光伏玻璃在产产能达7.2万吨/日,同比增长70%;截至2023年6月我国光伏玻璃在产产能8.6万吨/日,同比增长56%。产出方面,2022年我国光伏玻璃产量1621万吨(折合日产量4.4万吨/日),同比增长51%。2022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240GW,同比增长37%,我国光伏玻璃产能及产量增速均高于光伏装机增速。 



截止2022年12月底,光伏压延玻璃在产企业共37家,剔除无效产能,现有已投产产能128座窑442条线,总产能约为84299t/d。其中:在产窑炉产能约为79389t/d,同比增长84.4%;产能利用率为94.1%,较2021年进一步提高。2022年1-12月,国内超白压延光伏玻璃产量约1606.2万吨,同比增长53.6%。 



参考来源: 

【1】万军鹏.光伏玻璃的发展及应用前景. 

【2】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光伏玻璃产能、产量继续保持增长,跟踪支架市场占比将稳步提升. 

【3】慧博资讯.光伏玻璃行业深度:发展趋势、供需格局、产业链及相关企业深度梳理. 

【4】华创证券. 光伏玻璃行业深度研究报告:政策调控供需有望边际改善,行业盈利见底预计修复在即.


100大潜力材料

[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准确性等负责,尤其不对文中产品有关功能性、效果等提供担保。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提醒读者,文章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点击咨询

客服

下载APP

公众号

让客服与您联系

留下您的联系方式,让客服为您提供专属服务

关闭